close
基因藥物治療 跟懶惰說掰掰
中國時報【江靜玲/倫敦六日電】
科學研究發現,懶惰可能不是藉口,而是基因作祟;研究同時顯示,懶惰可望透過基因藥物治療和控制。
日常生活中,有的人可以持續運動或工作,有人坐在電視機前連起身拿遙控器都懶得動,科學家相信,這些現象與基因有關。研究發現,有兩種基因可以把食物轉變成精力的AMPK(酉每)激素,這種激素可以生產提供肌肉活動需要的能量。
基因中有大量AMPK的人,天生精力充沛,反之則很快就會感到疲憊。科學家以兩組育鼠做實驗。一組植入兩種可能生產AMPK的基因,另一組則無。結果,有可以生產AMPK基因的育鼠,廿分鐘可在輪子上跑一公里;沒有這種基因的育鼠在輪子快走四十公尺後,便放棄行動。
{ad-優質推薦:台中房屋, 高雄房屋, 台灣租屋網,
法拍屋, 屏東房屋, 台南房屋)
這是科學家首次發現製造AMPK的基因,科學家相信,這項研究對人體也有類似影響。
負責這項實驗的科學家史坦伯格說,這項發現可望發展一項特定基因藥物,治療懶得動或對運動感到困難,包括肥胖和患哮喘者等活動量不足的人。這意味,懶人未來可以治療,讓人感到運動是愉悅的,久坐不動則不再那麼舒適。
控制和治療懶惰的藥物一旦發展出來,將是與肥胖戰鬥的重要突破。長期以來,專家再三提醒,不運動、單靠節食,不能讓人大幅減肥
資料來源:中國時報
{ad-優質推薦:台南店面出租,
新竹房屋租售,
后里工業用地,
嘉義房屋仲介,
宜蘭買屋, )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